鈉攝取過量怎麼辦?教你聰明控鹽守住血壓健康
- 營養師小編
- 3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台灣人的外食環境普遍較重口味,從滷肉飯到鹹酥雞,甚至是看似健康的飲品、醃漬小菜,都有可能是鈉含量爆表的隱藏陷阱。長期鈉攝取過量,會讓高血壓、腎臟病、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幅上升。
你可能會想:「那我不加鹽就好?」飲食中也不能完全無鹽,人體每天都有一定需要的鹽分;其實,聰明控鹽不是單靠「少鹽」,而是全面檢視飲食來源,搭配聰明選擇與正確飲食技巧,才是真正守住血壓健康的關鍵。
鈉攝取過量怎麼來?這些隱藏來源你可能沒注意
1. 外食三寶:醬料、湯、加工食品
一碗紅燒牛肉麵,鈉含量輕鬆破2000mg,甚至3000mg
隨意點一盤滷味,含鈉量相當於一天鈉建議攝取量(2300mg)
來盤路邊攤好吃的關東煮,鈉含量也飆破2000mg
2. 健康陷阱:低脂高鈉食品
雜糧餅乾、滷豆乾,為了調味加了不少鈉
運動飲料,也含有不少鈉,沒事不需要喝運動飲料當飲料呀
3. 罐頭、加工肉品&醃漬物
午餐肉(冷切肉片)、泡菜、罐頭,鈉含量動輒1000mg以上
牛肉罐頭,一罐鈉含量就超過1000mg。
你每天鈉吃太多嗎?快速自我檢測
國健署建議每日鈉攝取量
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:2300毫克(約5.8g精鹽)
高血壓、高齡族群理想建議值更低:5克精鹽/天
如果你有以下症狀,可能就是鈉攝取過量警訊:
大餐後感到身體水腫
飯後口乾舌燥
血壓偏高、容易頭暈
口味越吃越重,不鹹不習慣
營養師教你:聰明控鹽4招,吃得健康不失味
1. 用「天然辛香料」取代鹽巴
蔥薑蒜+檸檬+黑胡椒=低鈉高風味
香草(香椿、迷迭香、九層塔、巴西里)增香不加鈉
2. 選低鈉醬料&減鈉加工品
醬油選「低鈉醬油」
豆腐乳可以選減鹽的款式
盡量避免醃漬食品、調味鹽,改用乾香菇、蝦米、紅蔥頭等辛香料提鮮
3. 高鉀水果幫忙平衡鈉
高鉀水果(菠蘿蜜、榴槤、香蕉、龍眼乾、柿餅等)能促進鈉排出,改善高血壓嚴重度
4. 外食自保法則
醬料分開給,用沾的取代直接淋
湯喝2口就好,只吃料,減少鹽分攝取,避免身體水腫
點餐時可直接請店家「減鹽、少醬、少味精」
特殊族群提醒:鈉攝取控制要更精準
1. 高血壓患者
高血壓飲食強調「低鈉+高鉀+高纖」,搭配足量水分與運動,效果更好
可參考DASH飲食(得舒飲食),是全球研究實證具有降血壓的飲食型態
2. 腎臟病患者
腎功能受損時,鈉、鉀調控能力下降,鈉攝取需依照個人抽血報告而定,建議與本團隊營養師個別討論
高鉀水果需控制攝取
鈉攝取量也需要注意,不宜過多或過少
營養師提醒:低鈉飲食是習慣,逐步降鹽才長久
鈉攝取控制不是一次到位,而是從調味、食材選擇、外食習慣逐步調整,從每天少一點鹽,讓味蕾慢慢適應「清爽原味」,才是守護血壓健康的最佳策略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