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做內容,AI 就幫別人講:專業白袍怎麼開始打造個人品牌?
- AI觀察家 吉諾
- 4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以前大家有健康問題,第一個想到的是問醫生、問營養師,但現在呢? 更多人打開 IG 看 Reels、上 YouTube 查食療影片,甚至直接問 ChatGPT。
但問題是——那不是你說的。
如果你是醫師、營養師、心理師、藥師,現在有個現實必須面對:
你不產出內容,AI 就會拿別人的話,幫別人說。
而大眾早就習慣信任「出現在螢幕上的那個人」,不管他是不是專業。
⚠️ 白袍專業的隱形危機
在這個「內容優先、注意力稀缺」的時代,專業白袍若只待在診間或諮詢室,終將被邊緣化。演算法不會主動幫你發聲,只有你自己開始輸出,才有機會掌握「被選擇」的權利。
觀察近年的內容趨勢可以發現,多數民眾獲取健康資訊的第一站,已經不是醫療機構,而是社群平台:
IG 上滿是「抗發炎飲食」與「168 斷食」的視覺化懶人包
YouTube 演算法持續推播「一週瘦五公斤」「名人私房減脂食譜」這類看似專業的影音內容
ChatGPT 可以瞬間產出一份「符合你 BMI 的低碳飲食菜單」,還條列得清清楚楚
這些「非專業來源的建議」,正快速搶占民眾對健康議題的第一印象與信任門檻。
✅ 個人品牌不是變網紅,是讓人知道「你能幫助誰」
打造個人品牌,不是要你去唱跳或拍搞笑影片,而是:
清楚定位你能解決什麼問題(如癌後飲食、ADHD 兒童營養、壓力型暴食)
用你擅長的形式穩定輸出(如文字貼文、Podcast、知識圖卡)
設計讓人「找得到你、信得過你、買得到你」的服務流程(如LINE帳號、預約制諮詢)
在 AI 到處複製內容的時代,你的品牌是唯一無法複製的資產。
🚀 想開始?先做到這三件事
聚焦主題:選一個具體、明確的問題起步,避免想一次包山包海。
穩定輸出:不論是每週一篇貼文、每月一集 Podcast,先有紀律,再談優化。
建立入口:不只是發文,更要規劃好「用戶下一步怎麼找到你」,例如免費資源+導回 LINE 官方帳號。
🎯 沒有聲音,就沒有選擇權
ChatGPT 會說話,AI 會寫稿,演算法會推播,但——如果你什麼都沒說,AI 就只會說別人的話。
你說過的話、留下的內容,才是未來 AI 學習與引用的素材。 你不說,別人就說;你不出聲,信任就流向別人。
內容,是你在數位世界的聲音;品牌,是你專業能見度的保險。
Comentários